为什么有的画家被人仿冒赝品以假乱真,有的却不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1:20:00
知道的请分析一下原因和举例说明。
我的意思是有的画家被人仿冒后,很难分辨出真假甚至以假可以乱真。而有的画家被人仿冒后,却很容易分辨出那是真迹那是赝品。

第一:是画家的自身水平,水平高的就不容易模仿。第二:是模仿者自己的水平问题。模仿者本人自己也是精通书画的,而且对某画家有研究的,长期临摹,就会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我写的赵孟頫的小楷道德经,和柳公权的小楷金刚经有百分之90的相似度,我练了7年。

有的画家追究,有的画家一笑了之,不去计较。
书法大家启功,从来不去打假,不去鉴别给人拿来的的他的或者仿他的书作,他说,给年轻人留碗饭吃。
这是一种心态和境界,也是一个人修为,性格的一种体现。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侧面体现。

首先,中国书画相通.这里单讲一下画.任何画家都有自己的师承关系,就是学谁的,这里有比较严格的门派,不可乱来.而"仿"就是学习的过程,石涛就有大量的仿前人的东西,张大千更是"仿"石涛的高手,因为他们本身的画艺非常高,因此,仿品价值同样高.现在的画家高手如范曾就有许多仿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价值同样不低,他们在画上著名仿**,但笔法或像,神态就有区别.而一些"低手"在仿范曾,在北京地摊很多,都是一个人物,没有两个人物的,更看不到有4米长卷的大作品,为什么?他如果能仿到大而精的作品,就不会署"范曾"的名字了,早就写上自己的大名.如果一个画家的画能被别人仿的一样了,只能说明这个画家本人水平非常一般,也是个烂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