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山茱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4:40:20

山茱萸
山萸形似小黑枣,皮肉紫红有光泽,
补益肝肾涩精汗,崩漏带下均能疗。
[来源] 为山茱萸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Comus officinali S. et Z.除去果核的成熟果肉。
[产地] 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采收] 10-11月间,果实成熟颜色变红时采摘,除去枝梗果柄,用文火烘焙或置沸水中略烫,及时挤除果实核,晒干或烘干。
[药材形性] 肉质果皮破裂多皱缩,呈不规则片状或扁筒状,长1.5cm,宽0.5cm。新货紫红色,陈货紫黑色,表面皱缩有光泽,形似小黑枣,顶端有一圆形宿萼痕迹,基部有果柄痕。有时可见混有果核,果核长椭圆形。质柔润不易碎,肉内面色较浅,不光滑。无臭,味酸涩而苦。以肉厚柔软,皮肉紫红有光泽者为佳。
[炮制] 原药拣去遗留残核,簸去灰屑。核有滑精之弊,故须去之。忌用铁制品加工。
制萸肉 原药淘洗沥干,放蒸笼内蒸3-4小时,制至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酒萸肉 取萸肉用黄酒(萸肉量之20%)拌匀吸尽,放罐或甏内,置锅中隔水蒸3-5小时,制至呈紫褐色时,取出放笾内晒干。蒸制后可缓和酸味,有利肝胃,并可增强固涩作用。
[成分] 含乌苏酸、桑酮甙、番木鳖甙,獐牙菜甙,7一邻甲基桑酮甙(7一O一甲基莫诺甙),维生素A,其它有机酸类等。
[性味、归经] 酸涩微温,入肝、肾经。
[功用] 补益肝肾、涩精敛汗。用于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萎滑精、尿频、虚汗不止,妇女体虚、崩漏失血、带下等症。
[处方名] 山茱萸 山萸肉 枣皮
[用法、用量] 煎服6-10克。
[保贮] 放石灰缸甏内,置干燥处,防霉。
按:山萸肉的常见伪品为鼠李科植物滇刺枣Zizyphus mauritianalam.的果皮,产云南。呈不规则囊状或碎皮状,长宽各1.5-2.5cm,新货红色至紫红色,存放后很快变为暗紫褐色,表面少光泽,稍平滑而不皱缩,内表面紫棕色。略粗糙,顶端可见细小花柱残基,基部有果柄痕迹,或偶见花盘下残留果柄,质脆,无柔软性,味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