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销烟对后来英法进行的战争是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林则徐为什么后来被革职了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5:36:22

客观上阻止了英国经济侵略 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林则徐被革职是为了与英国和解 表示诚意 清政府腐败啊

林则徐硝烟只是后来的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后来腐败的清政府为了向英国妥协,就将林则徐革职了
另外楼上那位不要乱说。《马关条约》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中方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
林则徐是那个时代的英雄,请不要污蔑他!

林则徐销烟标志着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被革职大概是因为轻政府的腐败无能.后来百姓都说林则徐是叛国贼,因为他代表中国和日本谈判,签定了<<马关条约>>.不过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有问题啊。英法战争的年代和虎门销烟的年代是不是搞错了。英法战争的年代是1756-1763即所谓的英法七年战争。还有1338-1453的英法百年战争。再者就是美国的独立战争,起始值就是英法之间的战争,不过这也发生在虎门销烟之前。虎门销烟的年代是1839年。在虎门销烟之后英法之间就没有发生过战争了,他们甚至在某些地方是盟友。
第二个问题还是能回答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给与英国在于中国南方沿海的鸦片贸易和收入造成极大的打击。此仇必报,对于林则徐恨之入骨。
还有林则徐加强了海防,是英国的入侵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对英国人的入侵产生了较强的震慑力。(这一点可以在历史书中看到,因为英国人看到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海防严密,不敢轻易进犯,就沿海北上入侵到了天津)。从这一点看来,林则徐的存在对于英国的入侵是很大的障碍。所以,英国人强烈要求清政府对林则徐革职查办。这样,英国人的入侵就容易得多了。
在清政府这一方面,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恐吓威胁。本来就腐败无能,卖国求安。只有妥协了,因此才革了林则徐的职位,以图暂时的苟安,防止事态扩大而带来更多的麻烦。

林则徐销烟只是后来英法进行的战争的一个借口,林则徐被革职是因为当时皇帝的昏庸,听信谗言,认为林则徐被革职就可以阻止战争

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