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的试题4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7:34:53
四、判断
1. 由于存在国债负担,所以国债改变了社会分配已经形成的利益结构。
2. 不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3. 按一级政府设立一级预算,我国的预算级次共分为5级。
4.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有意识行为。
5. 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发挥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6. 所有的财政收入都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取得的。
7. 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管理全国金融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又是经营特殊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8. 国防是纯公共产品。
9. 财政政策同其他任何政策一样,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10. 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一样,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
五、简答题
1简述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2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3税收的特点。

T:表示对,F:表示错
1、T(国债有免税的利息,从而使获得国债利息的单位或个人获得了已经形成的利益,从而改变了没有国债状态下的既定的利益结构)
2、T(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T(中央、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乡镇级)
4、F(并非全部,增值税最后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是法定行为)
5、F(只是为了调节个人收入,另外也不是所有的个税都是累进的)
6、F(只有税收是)
7、T(后半段比如收取其他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8、F(国防包括军队,但军工厂也生产诸如鞋子类的非公共产品)
9、F(属于上层建筑)
10、F(政策性银行为贯彻国家相关政策,而非以盈利为目的)

1、由下一购买人承担,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2、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依法独立自主经营的原则;保护存款人利益原则;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
3、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