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一条08年广东高考的文科基础题历史部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9:13:31
"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风云网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
这说明了什么?
A.实行内阁制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

附:请回答你的答案,然后说说为什么?
完后加奖10分,说到做到!
由于我急需答案,在那么久都没有人回答的情况下,
我把分数提高了20分,算是提早兑现上面的承诺!
1楼:不好意思,你的答案错了!

2楼:是的,你的答案对了,可是我还是不懂.明初的时候不是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了吗?为什么A会无关?同时我们人教版的书本也没有提到有分封制(明初),能解析一下吗?

答案选C

A、B排除,因为无关
D不够准确

削藩表明当时(明初)实行了分封制

A的说法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不选它,原因是它和题干无关。你看,题干说燕王借建文帝削藩的机会起兵谋反,夺取帝位,这个题干和内阁制度有什么关系呢?你怎么可以从这个题干中得到明初实行内阁制的证据呢?选择题中既然明确问了“这说明了什么”,那就一定要从题目给的有效信息中作出推断,而不能自行运用书上的知识进行解答。

我用的也是人教版的课本,书上没有提过明初实行过分封制,这就是这道题出得巧妙之处。这道题可以说完全要你抛开书本上的知识来推理。你如果理解“削藩”这两个字的意义,就知道,它是要将原来分封下去的土地和土地上的藩王的权力收归中央,这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封地方势力的一种手段(西汉早期也实行过)。既然要削,就一定有“藩”让它削,说明了当时实行了分封制,这是完全可以从题干上推理出来的。

今年高考文基的历史部分出的还是很不错的,政治部分就烂了,我错的基本上都错在政治上了。考了138。

选D
对于此次事件,实际上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案例,藩王的存在威胁着中央的统治。
对于A 内阁是清朝的事
对于B 也是清朝的事
对于C 分封制是周朝的事

谢谢纠正,我又查了资料,内阁制原来是大明成祖永乐皇帝设立的制度,一直以为是清朝的,不好意思。

(果然理科生不能来解答文科问题,不是一个档次的,还是回数理化区好了。。。。)


厉害文基都130多 我都才90 历史错3个 呵呵.........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嘿嘿 !!!!!!!!!给加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