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的《东方时空》的题目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9:57:47
如题

北大校长许智宏访谈:要做就做最好

  部分内容摘要:
  解说:每年的这个季节,“北京大学”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夏天,北大又将迎进3000多名怀揣美好理想的莘莘学子。

  主持人:许校长,我想替那些刚刚参加完高考,或者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问一句,有一个现象你也注意到了,为什么同样的分数北京的学生就可以上北大,还是别的省区的那可能就上不了。

  许智宏:北大是个国立大学。如果完全按分数来取的话,我相信我们一年招收的三千名本科生中,大概绝大部分会来自江浙、山东、福建,这些沿海地区教育相对发达的省份,或者再加中原地区的部分省份,像湖南湖北。那对西部来讲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我只能讲要相对公平,教育没有绝对的公平。一般说来大学所在地的政府都给予大学在经济上,在政策上很多的支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呢,对当地的学生适当地多招一点,我也觉得相对合理,因为这是当地的纳税人为你的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这是一个度,这个度得掌握好。

  主持人:就您来讲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来上北大。

  许智宏:北大,我觉得它本身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所以我觉得北大的学生啊,他应该更多地能够来自主地学习。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假定这一点做不好的话,可能在一年级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包括选课,北大应该讲提供了相当自由的选课的。但的确有很多中学生从来没自己选什么。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中学生实际上,很多学生我没讲全部,他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选择。很多同学来了他讲专业方向是爸爸妈妈给他选的,是中学的老师帮他选的。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要选这个学科。所以在大学里他必须要学会这些东西。但我觉得还不晚,在大学里我们有老师我们有高年级的同学来帮助他们。在这种比较宽松的环境下,来培养自己的兴趣。北大我想不是培养书呆子的地方。所以一直有一部分的中学生考分考得非常高,来了却感到非常的累。我问他为什么,他讲我们高中三年都是老师教我们怎么来应付高考。当然有很多中学生我觉得也很好,他也有兴趣,他中学已经逐步逐步知道,怎么来选择自己。那我们更欢迎这样的同学。因为我觉得大学培养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是很重要的。

  解说:燕园,未名湖,博雅塔,在北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