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一下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1:10:50
有篇名叫芭蕉扇的文章不知道是谁写的?知道帮忙说下,开头是:
入夏了,妻从街上买回来两把芭蕉扇.这种扇子在我家绝迹多年了,乍一见很有些新鲜,拿在手里端详了半天。……
谁知道?谢谢了
还有这篇文章的:"孙悟空跟铁扇公主借的扇子"这一段能不能删除,为什么要写上这一段?作业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写芭蕉扇的?

夏令小品二则   谭宗远   芭蕉扇   入夏了,妻从街上买回来两把芭蕉扇。这种扇子在我家绝迹多年了,乍一见很有些新鲜,拿在手里端详了半天。   在阔人眼里,芭蕉扇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水浒》“智取生辰纲”中,挑酒担的白日鼠白胜作歌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摇的一定是轻盈的折扇而非此扇。王建“调笑令”有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所咏的团扇,也一定是纤巧的绢扇而非此扇。这种扇子只跟平民百姓有缘。祥子拉了一天车,一身臭汗回到家里,咕嘟咕嘟灌一肚子凉茶,四脚八岔地倒在铺板上,摇的是它;老太太坐在槐阴下缝穷,晌午的蝉叫得她烦躁不安,赌气放下针线凉快凉快,摇的是它;就连家家早晨生个煤球炉子,想让火苗早点上来,也是撅着屁股拼命扇它。穷人爱芭蕉扇,爱的是它皮实经使,能用几个夏天,即使破了边儿耍了圈儿也照样能用。一天到晚“呼哒呼哒”,你扇完了他扇,没个消停。有好事者诌了这么几句顺口溜:“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天凉了,才得到休息,可见其忙。   不过,也有个例外,是济公活佛,他虽然穿得破破烂烂,却是位神仙,惯使一把破得不能再破的芭蕉扇。但这终究是个例外,芭蕉扇仍是平民的“专利”。   巧的是,孙悟空跟铁扇公主借的扇子,也叫芭蕉扇,其形制却不是圆的,而是两头宽中间窄的葫芦形,扛在肩上忽忽悠悠,大而飘逸。我忽然觉得,这才是正宗的芭蕉扇,它跟肥绿的芭蕉叶很相似,我们实在是僭越了它的名号。我们用的应该叫蒲扇,蒲扇是从长得很像棕榈的蒲葵上取下来的叶子,这种树生在热带,南方沿海所在多有。   芭蕉扇的用处不止扇风。丰子恺有一次游庐山,遇到一位湖州游客,手里拿着把芭蕉扇。丰先生问他为什么带这样一把扇子,他说:这东西妙用无穷,热的时候扇风,太阳大的时候遮阳,下雨的时候代伞,休息的时候当坐垫。丰先生深以为然,把这番妙论写进了游记《庐山面目》中。   伟大寓于平凡,芭蕉扇也昭示了这个道理。

谭宗远先的新书《灯心草》的开篇《夏令小品二则》中的

谭宗远《灯心草》里面的一篇,叫《夏令小品》

来源大家都说了
我回答问题吧:
不能删除,作者写这一段的意思是用西游记中芭蕉扇的样子,为了带出我们平时所说的“芭蕉”扇,其实不是真的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