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是个怎样的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10:11
在《萧何月下追韩信》一文里萧何是个怎样的人
各位大佬,百科我也看了。不用你来复制了。

《萧何月下追韩信》应该首先说明了萧何是一个珍惜人才的"伯乐",同时也表现了他更深层次地效忠刘邦的忠臣形象.
想更深入地了解他,看看这个吧http://hnhcqin.blog.163.com/blog/static/89281612007817115049368/

萧何(?-前193),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沛(今属江苏沛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酂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就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而他未能象张良那样及时地“假托神道明哲保身”,于是为了避免高祖的诛杀,他便以“自毁其名”的方法,以逃避被杀的危机。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病危时,推荐曹参继任相国。

1.沛县起兵 追随刘邦
2.深谋远虑 收存典籍
3.慧眼识才 力荐韩信
4.坐镇关中 保障军饷
5.开国首功 位列三杰
6.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7.自污名节 以释君
8.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