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袈裟意译为坏色、不正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49:06
鄙人愚笨,请教一下:
袈裟乃圣贤的标帜,可是为什么是坏色、不正色?
听说是佛教有戒律?请阐述一下究竟是为什么,或说坏色、不正色意义何在,谢谢!!

第一:佛教起源于印度。印度地点处于热带,人们多着白衣。为了僧俗有别,所以规定衣服染色。
第二:白色俗装,比较亮丽;而法衣坏色,不求美艳。
第三:割截缝制,能以杜防典卖,且无法移作他用。
第四:染污杂碎,能除爱美心理。
第五:割截染坏,可息盗贼夺衣之念。
==================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坏色】

(杂语)梵语袈裟Kas!a%ya,译曰坏色。避青黄赤黑白五正色,以他之不正色染坏之,故曰坏色。有三种:一,青坏色。二,黑坏色。三,木兰坏色。此为如法之袈裟色,以作法衣,因而法衣称为袈裟。遗教经曰:“汝等比丘,当自摩头以舍饰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梵网经下曰:“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行事钞中之三曰:“四分云坏色者,若青黑木兰也,彼得衣不作三种坏著者堕。”六物图曰:“律云:上色染衣不得服,当坏作袈裟色,即戒本中三种染坏皆如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