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榛的作诗如行路的翻译 越快越好,在线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0:43:02
古人作诗,譬诸行长安大道,不由狭斜小径,以正为主,则通於四海,略无滞阻滞。若太白子美,行皆大步,其飘逸沉重之不同,子美可法,而太白未易法也。本朝有学子美者,则未免蹈袭;亦有不喜子美者,则专避其故迹。虽由大道,跬步之间,或中或傍,或缓或急,此所以异乎李杜而转折多矣。夫大道乃盛唐诸公之所共由者,予则曳裾蹑屩,由乎中正,纵横於古人众迹之中;及乎成家,如蜂采百花为蜜,其味自别,使人莫之辨也。

试着解释一下,错误多请包涵。
古代的诗人作诗,就像在长安大道上走路一样,不会去选择那种狭窄倾斜的小路。以大路为主,就能达到天涯海角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一点阻碍都没有。就像李太白和杜子美,都大步向前,但他们诗风不同,一个诗风飘逸,一个诗风沉重,杜子美好模仿,然而李太白就没好么好模仿了。现在那些学杜甫的人,难免有走老路,抄袭之嫌,也有不喜欢杜甫风格的人,就专门回避他的写作手法。虽然是走的大路,但是每一小步之间,要么走在中间,要么就走到了边上,要么快,要么慢。这就是为什么和李白杜甫不一样,相差太远的原因。这条大路都是盛唐时期大家一起走的,而我穿着草鞋拖着衣襟,仍然走的不偏不倚,对古代诗人的写作手法了如指掌。要自成一家,就像蜜蜂采百花来酿蜜,花的味道只有自己才知道,别人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