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哪句诗表达了人们渴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8:20:10
李商隐的哪句诗表达了人们渴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以及出处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人们渴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歌抒写了思念家人、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思想感情以及所盼不得的悠悠愁绪。第一句借“北雁”“岁欲昏”点出季节和时令,第二句用“私书”暗示妻子的来信。岁暮正是与家人团圆的时节,妻子的来信更是勾起了归家之念,于是诗人渴盼团圆的情感自然就显现出来了,而秋凉岁昏,则烘托出难以团聚的愁绪。
在“一夜西窗雨不闻”中,诗人化用了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巧妙的表达了思念家人,渴盼回家的思想情感,既亲切又自然,又增添了诗的内涵。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评析】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