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艾主要思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3:35:30
小艾主要要表达的是什麽的一个思想

张爱玲写《小艾》时大约是1950年,人还在大陆,当时政治气氛,自然要有一个光明的尾巴,这个故事她本人并不喜欢,后张离开大陆,经香港去了美国,旧作结集出版,便把小艾光明的尾巴删去了。

其实不只小艾,十八春也是在49年之后收尾的,也有一个光明的尾巴,后也经过修改,有两个版本,另一个叫半生缘,她的典藏全集里就是叫半生缘。

《小艾》为什么有两个不同版本的结局? 其一是到小艾说恨死了旧时的主子,旧戛然而止了。 而另一种,是写到解放以后小艾进了工厂上班,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艾

简介 · · · · · ·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子善教授共在大陆发现了10多篇当年张爱玲作品,其中有7篇没有收入张爱玲任何作品集。1986年10月份,陈子善在研究周作人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亦报〉(后来并入新民晚报)上连载的张爱玲作品〈小艾〉,意外惊喜之余,陈子善把〈小艾〉复印下来,寄给了香港〈明报〉月刊的编辑黄俊东。黄曾经编辑过〈张看〉散文集,与张爱玲通过信,看到〈小艾〉以后非常高兴,于是让陈子善写一篇发现经过的小短文,配着〈小艾〉一起发表在〈明报〉月刊1987年第1期上。随后被台湾〈联合文学〉转载。
张爱玲知道以后,很不高兴,在1988年的《续集》序中特意提到,“前些日子有人将埋藏多年的旧作《小艾》发掘出来,分别在台港两地刊载,事先连我本人都不知情。听说《小艾》在香港公开以单行本出版,用的不是原来笔名梁京,却理直气壮地擅用我的本名。事实上,我的确收到几位出版商寄来的预支版税和合约,只好原壁奉还,一则非常不喜欢这篇小说,更不喜欢以《小艾》名字单独出现,本人还在好好地过日子,只是写得较少,却先后有人将我的作品视为公产,随意发表出书,居然悼棒责备我不应发表自己的旧作,反而侵犯了他的权利。”
当海峡两岸的学者不约而同对张爱玲作品展开研究、挖掘、考证时,张爱玲本人却对这一行为持反对态度。台湾的唐文标教授生前曾为搜求张爱玲四十年代作品的原刊本做了一番努力,很有成绩。在未征求张爱玲的同意下,唐文标先把有些尚未在台港重刊的作品,投寄杂志去发表,后来再把此类作品放人自己主编的图书《张爱玲卷》(一九八二)和《张爱玲资料大全集》(一九八四)中。为阻止出版这两本书,张爱玲甚至委托皇冠找律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