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7:28:34
1、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当速度达10m/s时,保持功率不变,从此时起0.5min内行驶了600m。则在0.5min末汽车的速度( )
A.可能等于30m/s
B.小于30m/s
C.可能等于28m/s
D.大于30m/s
这道题答案是B、C。书上给的解析为:作出汽车的v-t图线(它作的是一条向上凸的曲线),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0/30 m/s=20m/s,若汽车以10m/s为初速度做0.5min的匀加速运动,则其平均速度小于20m/s,即(10+v')/2 < 20 m/s,故v'< 30 m/s,选项B、C正确。
我不明白的是,这道题的条件中,那个“功率”的说法有没有用?为什么它不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5min=30s,又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出,平均速度20m/s等于15s时刻的瞬时速度,那么就能用20 m/s=10 m/s+15s×a 计算出加速度a,再用V(末)=10 m/s+a×30 s直接算出末速度为30 m/s。这样算出的末速度正好符合(10m/s+30m/s)/2=20m/s啊!
2、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当速度为v时将加速度反向,大小恒定。为使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回到原出发点,则反向后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书上的解析:加速度反向后,由于惯性,物体先朝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0后又开始向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回到原出发点。(这些我都能看懂没问题)由于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有V1=-V2。(就是这里不懂,觉得答案有问题。所谓“相等的时间”,我的理解是,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等于加速度反向之后的总时间,也就是等于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与反向匀加速运动的时间的总和,所以位移大小不等,应是加速度反向之后的总位移大于加速度反向之前的。而它的理解好像是,匀加速运动加上匀减速运动的时间等于反向匀加速运动的时间。究竟是哪两段时间相等?)然后书上解析接着做:第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v/2(它现在又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作为第一段时间了)。第二段时间虽有往返(第二段时间是匀减速加上反向匀加速,这不是和前面的矛盾了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汽车功率=FS,牵引力*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功率不变,速度加大时牵引力是变小的,所以汽车不是做匀加速运动。
你理解的是路程,位移和路程是2个概念,位移只考虑开始的位置和结束的位置,即加速度变向时物体的位置和回到原点的位置,所以位移相等。如物体绕圆周运动时,转一圈的位移为0,路程为圆周长。

很简单啊,例:要A从家到学校,在从学校到家。限A在30分钟内完成。
解:路程一定,时间一定。知:P=M/S
而A在前20分钟到学校,P’=x
又用10分钟走到家,P''=y
(自然而然y>x了)

1 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匀加速运动,p=fv,若匀加速,p不变,则f线性减小,这不可能。
2 个人认为答案不太好 设新加速度为x
解 前后位移大小相等 1\2a*t方=(at)t-1\2xt方
得 x=3a
(一步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