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子140号在清朝或以前的时候是做什么用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2:47:55
现在这里是饭店,谁知道它在清朝或更早的时候,这里是干什么的地方?
是明清皇家内务府的宫库区吗?
请大家明确作答,不知道的不要在这里乱留言,谢谢

自留地主:曾经小主站在故宫门巷的朱红大墙下,抬头望天,白云在逼仄的巷间快速流走,顿感高空辽阔,时光静好,于是瞬间羡慕起那些日日禁锢于此的宫女们,在如此富贵之地,安闲度日静生白发也是一种享受吧。幸好,如今,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可以出入于此,还能吃喝于此。

天地一家:皇胄之地 自成一体

皇城根下的南池子

南池子是这样一个地方,明清时期是皇城的一部分,隶属内务府的宫库区,是不能随便出入的禁地,内中有个皇史宬,又称表章库,是明清两代皇家的档案馆,里边还有条古河道,名叫菖蒲河,古称“御沟”,正名外金水河。

明代它是皇帝的御苑,叫做“小南城”,之后朝池变迁,该地相继建造过摄政王多尔衮的府邸、康熙改建成的玛哈噶喇庙,以及乾隆赐名的普度寺。再后来,清王朝灭亡,北京的皇城就在东西两翼各开了两道券门,于是形成了两条街,西边券门一带叫南长街,东边券门那片就改叫了南池子。

就这样,南池子脱离了紫禁城,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民宅院落,都是灰墙朱门。如今,南池子大街成为以居住为主的街区,南口距天安门城楼不足500米,这条百年长街,阅尽了天安门前的风云变幻,见证了国家的荣辱兴衰,浸染着凝重的历史气息。

从南池子的牌楼往里50米,就可以看见一处气势恢宏的青砖大宅子,门头的挂匾上书“天地一家”。对了,我们今天要到的地方,就是这家南池街角、昌蒲河畔占尽地利,把守着皇城根的著名餐厅。

坐拥皇家的后花园

光是看这地理,就知道此地的贵胄之气,不是寻常可比。但它的魅力,除却皇家气质的神秘外,还在于它由香港设计师全手打造的穿越古今的餐厅设计。

外观上看,红墙绿瓦,典型皇城里的格调,门口的火麒麟砖雕,很有气魄,古意盎然,是热爱古董的老板亲自从山西乡下购来。进入内部,依旧是中国古典风式,却不乏清雅,有种低调的奢华。新紫檀的四出头官帽椅,特殊材质的绫子帐幔,泛着冷艳的光芒。一楼有个小庭院般的天井,玻璃屋顶,悬挂着层叠如浮萍的古油纸阳伞。中央赫然一张大圆台,周边静水环绕,几十尾艳丽的鲤鱼游戏其间,中国人讲遇水则顺,应的就是这个好彩头。四周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擎神柱,灯光幽暗下,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