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主的封号都是根据什么而封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38:37

汉朝根据封地而给予封号如馆陶公主(馆陶县)。平阳公主是他嫁给平阳候后人曹寿而起的。
两晋是按郡给予的。唐朝公主也有以地名而给的如晋阳公主,但大部分是皇帝喜好如高阳太平安乐。清朝是根据公主品德、性格等给如和惠(聪明)淑慎(谨慎 废太子之女)

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明帝女儿封隆虑公主、武安公主、获嘉公主等等。这些名字都是县名。获嘉地名来自武帝时,刘彻巡视至河东新中,接东越战场喜报,改地名为获嘉。象著名的汉武的姑姑封号馆陶,就在河北,现在还有馆陶县。汉代的王的女儿被称为“任”(这是什么怪名字阿!),如《汉书•王莽传》说:“其女皆为任。”古书的研究者认为“任”其实是当时女子爵位的称呼。
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两汉到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
到了隋唐时期,太子和诸王的女儿也封郡、县,但不能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唐高宗是专门下诏书规定,皇帝的女儿出嫁教“出降”或“下降”,而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适”,娶公主称“尚主”,娶诸王之女只能叫“娶”。

详细资料看这里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604775.html?si=2

皇帝喜好或者名字

当然地位越高越长越好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