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三国演义里的刮骨疗毒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4:48:03

三国演义中的刮骨疗毒一节半真半假,关云长不用麻药,直接进行手术,这一点凭借意志力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同时还可以下棋自若,谈笑风生,这点倒是不大可能了,因为人体的神经都是通过神经元一环扣一环的,也许一个人可以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进行手术,但是手术过程中人本身还能自由运动,尤其是在刮骨这种在神经分布密集部位的手术中,是绝对不可能的,小说中这样描述只是为了彰显关羽英雄气概所进行的夸张描述。而这种疗毒方法应该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一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毒分两种,麻痹中枢神经型,破坏蛋白质型,前者的话毒会直接侵入中枢神经使之麻痹,进而呼吸衰竭或者大脑停止运作而死,后者会大量破坏血红蛋白,使中毒者从受毒部位开始,有麻痹感逐渐向全身扩散,最后呼吸系统麻痹窒息而死。而这两种毒,前者发作极快,除非关羽中毒的时候华佗就在边上,不然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是救不了的,后者通过血液循环传递毒性,只是刮掉局部没有效果,所以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首先这个只是小说,可别当真了。
关羽能不能忍住疼痛,那你可以想想邱少云被燃烧弹活活烧死也不出声这个事来参考。(至于邱本人的事情不在讨论范围,可以实验下被开水烫了那是啥感受)。
至于刮骨,一点医学理论都没有。按照关羽中的那毒,发挥效果也够慢的可以的了,现在的毒物可比这个强多了。毒物是经血液传播的,像关羽那样把肉割掉一块就成了。真深入骨骼表面了,放心吧。。可以截肢了。

古代有“刮骨”经历的勇将远非关羽一人。据《北史》载:长孙子彦坠马折臂,肘上骨起寸余,乃命开肉锯骨,流血数升,言戏自若,人以为“逾于关羽”。《宋史》记载:赵匡胤在北周时攻入寿春,“城中发连弩射之,矢大如椽,牙将张琼以身蔽之,矢中琼髀,镞甲着骨不出。琼饮酒一大厄,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数升,神色自若。”南宋名将韩世忠也曾有“中毒矢入骨,亦用强弩括之”的经历。至明代,这样的例子也屡屡见载于史书中,不胜枚举

所以应该可以的,当然要有点运气了

骨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骨膜,上面有丰富的血管用来对骨骼输送氧气和营养和带走代谢废物,有些血管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而且手臂处还有许多神经组织,如果误伤神经的话,那么整个手臂将会瘫痪,还有手术时的状态并不是无菌的(关羽正在请诸将吃饭喝酒),会不会引起感染很难说,术后还需对伤口进行仔细地缝合,所以我很难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