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是否会结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2:04:23
记得好象很多年了,在一个电影看到的,说,有一瞬间把气温降到多少多少度之后,空气就会结冰,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根据吗?

空气由氮气,氧气,和其他许多气体组成,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
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6℃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
氧气沸点-182.962℃ ,凝固点-218.4℃ ,液态氧是淡蓝色的 。
所以你说的可能是一瞬间气温降到-218.4℃后,氮气与氧气都凝结成固体,就相当于空气结冰了。

应该是湿度较大的情况下
或者是在强压低温的情况下空气凝华

这是真的。不过这不叫结冰。结冰是水从液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从气态直接到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比如说,把雪糕从冰箱里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就会结一层霜。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凝华了。空气中有多种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如果突然把温度降到很低或者压强变的很大,从理论上讲也可以将空气中的各成分凝华。

会,实践上有可能
空气中包含氧气、氮气等气体,它们在极低的温度下也会凝固,形成固体。但是由于空气是混合物,其中的各物质形成固体的温度是不同的,当温度降低时凝固点较高的气体先变成该气体物质对应的固体,而其它气体也按凝固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变成相应固体,所以理论上是不行的。

冰是固体水,空气可以凝固,但不能成为冰。

会,在-200度左右时会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