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燕 陈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9:21:19
为什么说这首诗是 “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叹燕
  清·陈忱
  春归林木古兴嗟,燕语斜阳立浅沙。
  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亦无家。

  “用笔极曲”指诗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地寓寄于景物描写之中。陈沈是明遗民,所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已逝故国的追忆,而全文不着一字,反用唐人诗句,表达出内心无尽的感慨。

  以下是对陈忱的简介,希望对你理解本诗有帮助!!

  陈忱,字遐心,号雁宕山樵,浙江乌程南浔镇人。其《〈东池初集〉叙》云:‘崇祯甲戌,予年甫二十。’他有诗题作《仲春二十四日为四十九岁初度》,则生日为万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1615年3月24日 ),明亡之时已过壮室之年。陈忱是‘身名俱隐’之人,在明季大约并无科名,明亡后,‘读书晦藏’,‘卖卜自给’,取的是遗民最普遍的生存方式。《过长生塔院访沈云樵徐松之兼呈此山师》云:‘故国栖迟遗老在,新亭慷慨几人知?’‘新亭慷慨’典出《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生活在‘天崩地解’时代的陈忱,以布衣之身,却怀有‘克复神州’的慷慨之情。朱彝尊《明诗综》卷八十云:‘唐罗隐诗称钱镠为“尚父”,遐心诗云:“余杭山水役精魂,末世才人眼界昏;憔悴感恩依尚父,可怜尚父事朱温!”’对‘父事朱温’的钱镠进行讥诮,意在讥讽‘父事’清廷的‘末世才人’,表现出崇高的气节。《叹燕》诗云:‘春归林木古兴嗟,燕语斜阳立浅沙。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亦无家。’反古人之意而用之,痛陈‘寻常百姓亦无家’,尤见深沉。
  陈忱一生,最可圈点的是参加惊隐诗社。《震泽县志》载:‘国初,吾邑之高蹈而能文者,相率为惊隐诗社,四方同志咸集。……于时定乱已四五年,迹其始起,盖在顺治庚寅。诸君以故国遗民,绝意仕进,相与遁迹林泉,优游诗文,角巾方幅,时往来于五湖三泖之间。’该社又叫逃社、逃之盟,顺治七年(1650)成立于吴江唐湖北渚之古风庄,‘岁于五月五日祀三闾大夫,九月九日祀陶征士,同社麕至,咸纪以诗’,意在旌表屈原九死未悔的爱国精神,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屈身于异代的气节,在清初‘萧萧门外任浮荣’的时代环境下,以先贤的精神力量激励盟友‘久长持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