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VS《遣悲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1:03:58
同时呈现作者自己的感情世界,但他们在取材上有什么不同???
满意答案另加悬赏

最大的不同是一个为离别、一个是悼亡。

  一剪梅

  作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李清照这首词主要是抒写她的思夫之情。这种题材,在宋词中为数不少。若处理不好,必落俗套。然而,李清照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艺术感染力,仍不失为一篇杰作。其特点是:一、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二、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毫不扭捏,更无病态成份;既象蜜一样甜,也象水一样清,磊落大方。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的爱情,泾渭分明。三、李词的语言大都浅俗、清新,明白如话,这首词也不例外。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闹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等,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若非铸词高手,难能做到。

  元稹《遣悲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首七言律诗是中唐诗人元稹,为纪念亡妻韦丛而写得悼亡诗。韦丛是作者的原配夫人,贤慧美丽,出身于宰相门第,而作者虽然于贞元九年(793年)就明经及第,但由于在时人眼中,是狂狷之士,仕途坎坷,生活清贫,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