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城城门应该设在哪个方向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7:07:53
我们看到的瓮城大多都是后人为了为我旅游重建的,我看到有很多的瓮城城门是侧面的,而也有一此瓮城城门设在了正面。那么古代瓮城城门应该设在哪个方向呀?

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两种情况都有。
顺便说一下,瓮城有的突出于城外,有的隐藏于城内。

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在城门外口加筑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瓮城设在侧面,从而增强了防御能力。目前发现较早的是高句丽国内城6个城门口所置瓮城,辽代及其以的一的城市设置瓮城较为普遍。西汉昭宣时期甘肃居延甲渠侯官治所坞门门外,有类似瓮城的曲壁,可能是瓮城的雏形。

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在南京明城墙修筑以前,中国传统瓮城的制式是将其设于主城门外。南京明城墙一反此旧制,将瓮城设于城门内,在城体上革命性的设置了"瓮洞"(藏兵洞),大大加强了城门的防御能力。京城13门中,除神策门外均为内瓮城,其中三山门、通济门(现均不存)和聚宝门(今称中华门)的规模和气势都远超其它诸门。

中华门位于城南,原为南唐都城的南门,明朝时重建,东至通济门界,西至三山门界,长3178米,有垛口1202个。现在保存下来的"中华门城堡"共有4层墙体,共有藏兵洞27个,其中最外层上建敌楼,城门左右各3个,二层楼基中设7个,最大的一个内部面积达310平方米。这些藏兵洞平时用来储存军用物资,战时可藏兵3000余人。有专家认为,内瓮城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城门的防御力,还是设计建造者"国有利器,不示于人"的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