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0:25:14
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
这名话选自<<管子.桓言>>
请求大师帮忙翻译一下.并告知其寓意.
如果回答齐全又好者,必给予额外的奖赏.

在下在这儿,谢谢大家了.

善游泳的自恃善游,游泳到水漩涡处,被卷入漩涡中死去。善射的自恃善射,老在中野射鸟兽,被猛兽所害。
我想他的意思是那些自持善于游泳的人往往轻视了水,就死在了水中。叫我们不要自以为是。
作者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颍上(今安徽境内)人,是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管仲相齐时,“作内政而寄军令”,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改革行政,编练军队,使齐国强盛起来,他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管仲学派的哲学思想有两个基本范畴——天道与人情。
(仅供参考)

精通游泳的人往往溺死在水流中,精于箭术的人往往会在野外被野兽害死。

梁池当指桥下水流湍激处。善游泳的自恃善游,游泳到水漩涡处,被卷入漩涡中死去。善射的自恃善射,老在中野射鸟兽,被猛兽所害。这即是失由于得。作者也这样,像陆游工于作诗,长于作对仗。但诗作得多了不免诗句命意前后相袭。如《唐安徙家来和义》:“身如林下僧,处处常寄包;家如梁上燕,岁岁旋作巢”;《病中简仲弥性等》云:“心如泽国春归雁,身是云堂早过僧”;《寒食》云:“身如巢燕年年客,心羡游僧处处家”;《秋日怀东湖》云:“身如巢燕临归日,心似堂僧欲动时”;《夏日杂题》:“情怀万里长征客,身世连床旦过僧。”(《谈艺录》126页)这就是“遂为之不厌,由自负而至于自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