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老师告诉我们:“人活在世上就是生与死的搏斗!”这句话有哲理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7:37:19
哲学老师上课时告诉大家:“人的一生就是在生存与死亡之间挣扎!”这句话对吗?

看你怎么理解,时间上来讲:一般的哲学把人生归纳为两个点,一个是出生,也就是开端,另一个是死亡,也就是结束,通常意义上来讲,这是普遍意义上的生存的时间。但并不一定绝对正确,因为现在人在很多领域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比如说灵魂,罪与死等等,这只是个被大众所认同的逻辑而已。所以不能说你老师对,因为他也是用他有限的思维来对无限的或者说陌生的领域下定义,因此不客观,所以不能作为参考标准。
第二种:把生和死当做必要的选择,如果他是这么理解的话,那他也犯了个一般性的错误,就是他在用一种狭义的思维来推论广义的价值观,因为人的本体是单独的,但意识却未必,意识具有互动性和融合性以及排己性,有了这些人才可以把自己投入到无限的事业当中,因此才会有诸如艺术,文化,政治,宗教等等,这是思维的,超脱本体的精神产物,是具有连续性的。
再者:论到搏斗,我到不在乎生和死,我们在乎的是人格和品性,道德和良知,这些东西和我们自身性格缺点,因文化,教育导致的扭曲的价值观的斗争,这些才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东西,也是生命的精髓所在。

我认同的。从你还未成形开始,就已经开始进行漫长的斗争道路。

错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除了生命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对他人的关怀,以及对自我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一个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伟大人类社会中的一员而存在,我们活着难道仅仅是为了活着,人活着总要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形成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属于你的人生轨迹.为自己的人生画上绚丽的色彩.你可以说,既然是风景,为什么不能暗淡了所有的风光.如果一个人活在世上只是生与死的搏斗,那么这个人一定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其最终结果无疑是平庸的.因为他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究竟为何而活.

如果说生命的一生都是为了生的话,这句话是对的。

你可以理解为你从出生开始挣扎直到死去的那一天,或者也可以认为你的哲学老师很挣扎。。。

对。
实际上我们都被判了死刑,只是“缓期”不一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