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张承志小说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7:50:44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

理想主义者语言―――抽象型适用于无法观察到的,仅仅依赖于想象力的事物,理想主义经常谈论那些仅凭想象力想像出来的事物。理想主义者的思想和语言天生具有归纳性,他敏锐,由细节得出普遍性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西省暗杀考》《清洁的精神》《心灵史》。短篇小说《雪路》《晚潮》《辉煌的波马》《北望长城外》《胡涂乱抹》《大坂》《顶峰》《美丽瞬间》等。其中1991年出版的《心灵史》,描写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的信仰历程,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近作有2005 年出版的游记《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散文集《聋子的耳朵》,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7年出版。

张承志小说中贯彻始终的艺术特色之一,也是他的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所在,那就是诗情与哲理的契合。初读张承志的小说,便觉察出其与众不同之处,他喜欢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强烈真挚的情感,重在对人生的品悟与探索,当你真正走入作品中时,你会发现张承志的小说原是诗情与哲理的契合。从《绿夜》到《黑骏马》到《北方的河》再到《金牧场》,张承志的创作逐渐成熟,对人生的理解日渐深刻,他把全部的感受与情感投入到其中,使文章充满了诗情与哲理。在《绿夜》中,借用象征意象,表现了青年一代生命的活力与理想的诗情。主人公在思想意识与心理矛盾的斗争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付出青春。这是生活给了他启示,也是他从生活中获得的人生哲理——奋斗。在《黑骏马》中,作者以其亲身的体验唱出对祖国母亲的歌颂。那对古老草原的审视意识充满了历史的眼光,作者写出了对古老民族文化与新生活之间的矛盾的思索:生活不是随心所愿的,时代的进步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黑骏马》不仅写到了亲情、爱情,古调,今歌,更寄寓了作者对历史命运的感叹和对现代文明的执着的期待。张承志创作情感热烈激越,象诗人一样,他必然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发泄,来承载,那就是他多次用到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