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诗歌怎么没有韵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7:43:28

诗歌必须得用原本的语言读起来才有味道,就好象把中国的古诗词翻译成英语,读读看,很难有那些读汉字很容易感觉到的东西的。还有一些典故啊什么的,就更难说了。中国诗里面讲究炼字炼句,好诗的每一个字都值得反复品读,怎么经受得起那样简单粗暴的翻译呢?同样,外国的诗歌也是如此,如果外语水平够好,对对方的历史、文化多有了解,读原文诗歌,感觉就好多了。
意大利的歌剧,全部都得用意大利语来演唱,所以对于从小不学它的人来说难度大得很,可是不然就没味道,据说意大利人听歌剧的时候会被感动得流泪不止,这样的感觉,确实很难在别的语境下得到。

支持楼上的看法,即我心声。

补充一点
中国古诗有格律、有叶韵,外国诗歌其实也有,但是翻译的时候能做到这一点吗?显然非常困难。
一位作者、诗人,在用一种语言写作时,事实上也是在用一种思想创作。我并没有夸大其词。语言的方式对人的思维方式是绝对有影响的,换一种语言,就好比蒸出来的馒头你又把它拿去红烧(不太准……汗,这个比喻),会丧失很多东西。文学作品的话,有能力有条件,强烈建议读原文。

历史不够悠长,文化积淀太薄

给你一句意境强的:我心如猛虎,在细味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