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时候,依阿华战舰在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7:35:30
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依阿华级战列舰的首舰依阿华号(Iowa)(舷号BB-61)、1940年开始建造,1943年开始服役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是1941年12月7日清晨。因此依阿华号还在建造当中。
  下面是依阿华的数据以及依阿华级战列舰(一共四艘)的历史

  依阿华级战列舰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级退出现役的战列舰。该级舰计划建造6艘,首舰衣阿华号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别是衣阿华号(Iowa)(舷号BB-61)、新泽西号(New Jersey)(舷号BB-62)、密苏里号(Missouri)(舷号BB-63)和威斯康星号(Wisconsin)(舷号BB-64)。伊利诺斯号(Illinois)、肯塔基号(Kentucky)建造中途停建未建成。

  20世纪30年代中期限制建造新战列舰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1936年美、英、法三国签订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由于日本、意大利未签订该条约,1938年6月美、英、法三国将对战列舰的限制条款修改为标准排水量增加到45000吨,火炮口径增大到406毫米。

  1938年美国海军提出新型高速战列舰---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防护与动力性能的提高,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主机功率是当时战舰功率最大的,设计航速高达33节。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船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重新设计舰体,采用了加大舰体长度和吃水的设计措施,但影响了适航性。该级舰采用了轻量化的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装甲防护方面,依阿华级整体防护设计与南达科他级相当,舷侧主装甲带延伸到船底并结合多重水密隔舱构成水下防鱼雷系统。在建造过程中特别增强了水平装甲防御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衣阿华级战列舰主要参加太平洋海区的作战活动,为航空母舰护航和支援两栖作战。其高速性以及强大的高射火力为伴随航空母舰特遣舰队提供了足够的防空火力。“密苏里”号战列舰是依阿华级战列舰中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