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路知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3:14:25
小松在做“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不慎把电路中的一个灯泡的玻璃打碎了,此时,他惊奇的发现:这个小灯泡几乎不发光,可另一个小灯泡不及没有熄灭,反而更加亮了,小松对此产生了疑问:
(1)玻璃破碎以后,小灯泡仍有电流通过,灯丝几乎不发光,那么玻璃外壳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2)引起完好小灯泡发亮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网站上有这道题的深层探究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4592/archives/2007/385771.shtml

1)灯泡外壳破碎,由于散热使灯丝温度降低,达不到白炽状态而无法发光,所以玻璃壳的作用是减少散热,使灯丝温度可达到白炽发光的程度。还有就是防止氧化、隔离空气的作用。
(2)猜想:完好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可能与损坏小灯泡电阻的变化有关。
方案:a.将外壳破碎的小灯泡与完好的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出电流I1,用电压表测出其两端电压U1.计算出外壳破碎的小灯泡电阻为R1;
b.用一个新的小灯泡(规格与外壳破碎的小灯泡相同)将其换下,采用与a相同的方法测出此灯泡电阻R2;
c.比较R1与R2,如R1≠R2,则完好小灯泡的亮度与损坏小灯泡电阻大小的变化有关;如R1=R2,则无关

1玻璃外壳上有荧光粉
2玻璃打碎的灯泡灯丝并没断故还是串联

(1)灯泡内有惰性气体以保护灯丝不被烧坏,灯泡玻璃自然就起到储存气体的作用了

(2)不发光的灯泡电阻变小,分得电压变小,另一个电压变大,自然就更亮

防止灯丝氧化,隔离作用.
电阻少了,所以就更亮了

1 减少散热 使灯丝温度能够达到发光温度
2 因为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 第一个灯泡因为灯泡玻璃碎了所以温度也就降低了 温度降低电阻减小 所以分压减小 第一个灯泡两端电压减小 因为电源电压不变 所以第二个灯泡分压增大 由P=U的平方/R 而R的变化忽略 所以电功率增大 所以更亮

灯泡摔碎后把灯丝的引脚摔在一起了!这个还要想啊!不要把事情想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