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万寿塔知识有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6:13:05

有的啊,在勉县一中附近~~

应该是没有的。连这个县都没听到过哦。

有的!!前不久参观上海青浦城市规划馆,无意中被“万寿塔”重重地吸引住了,因为我的脑海中烙有另一万寿塔的印象,那就是母校勉县一中西侧的万寿塔。基于这种渊源,在参观完毕后我让司机特意从316国道绕行近距离眺望了这座上海并不多见的古迹,此塔为七级四角青砖方塔,在冬日的江南细雨中显得分外巍峨。

翌日我查找资料,了解到该塔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1959年列为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地区年龄最小的古塔,为民间官绅出资所建,初衷为答谢大地恩泽祈祷乡民福寿,与佛教无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塔遭雷击,损坏较重;本为砖木结构,光绪九年(1883年)因一铜匠上塔偷锡在熔锡时失火而焚毁木檐,故今已看不到木结构了。塔下有“万寿院”,由于屡屡修缮故而保存完好,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和市民休憩场所。

家乡的万寿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六角砖构十一级,为明神宗朱翊钧在万历年间为其母祝寿下令由地方政府所建,当时镇江、北京等地也修建有万寿塔。万寿塔下原有“万寿宫”,有殿宇36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党在此修建碉堡时因用砖所需拆毁了万寿宫,仅存万寿塔,成为勉县旧治的标识和“旧八景”之一。1983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又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保护并不到位,塔旁茅坑、猪舍、牛圈紧邻,这是我当年就读勉县一中看到的景象,当前据说依然如此。这不由令人心生“同名不同命”的感慨!青浦万寿塔塔高七级,由民间出资建造,至今265年;家乡万寿塔塔高十一级,奉皇帝命令官造,至今419年;抛开建筑艺术不谈,从塔高、缘起和历史来看,高下已非常分明。这种景况非常普遍,上海可以为一棵古树修一座小型公园以保护,家乡的许多古树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自生自灭。

何故?首先是经济不发达使然。前者如富足人家的孩子,虽天资平平,但由于后天倍加呵护,所以风头日炽;后者如贫穷人家的孩子,虽天资非凡,但由于缺乏后天呵护,所以只能凄然堙没,留下一串串痛惜与伤感。其次也有重视不够的原因,这无疑使保护工作雪上加霜。

但令人欣慰的是,家乡万寿塔甚为坚固,虽于光绪五年(1879年)遭受地震,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