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中国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采取解决问题的策略?效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2:43:53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中国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中国采取了哪些策略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这些策略的效果如何?

请采取下面的格式回答问题。谢谢!请不要倒垃圾!这里不是垃圾场!

环境问题
简述中国政府采取的策略、并找出实例
评估这些策略的短期、长期效果

问题:
第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
第二,空气、水体、土壤的污染。

解决策略:
第一,发展低碳经济。
第二,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
第三,重视技术力量,将资源消耗型、能源密集型经济,转为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经济。
第四,原材料采取进口策略,充分利用他国资源。
第五,将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国外。

1.城市环境污染态势

(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城市尘污染。据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个城市的监测资料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浓度分别在200~550μg/m3范围内,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标准60~90μg/m3约3~9倍,这5个城市全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北京是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首都之一。

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危害十分严重。除西南、华南酸雨区之外,近年来又逐渐形成了以长沙、南昌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以厦门、上海为代表的华东沿海酸雨区和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酸雨区。

(2)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一些村庄2/3的人肝肿大。除淮河之外,松辽水系、海河水系、珠江水系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据15个省市对29条江河不完全统计,2800公里河段渔类基本绝迹,有渔业价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平均每年发生大面积污染死鱼事故约1000起,直接经济损失4亿元。同时由于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内湾渔场荒废。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