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地震之后如何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3:52:32
请你谈谈今年5月12日地震之后,如何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初一的暑假作业
列的详细点点
最好方法多点
over

5 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级大地震给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大灾之后如何防止重大疫病发生和蔓延,成为目前抗震救灾刻不容缓的重点工作之一。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5月18日表示,截至目前,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云南5个省(市)已有1300万头(只)畜禽受灾死亡,其中四川省重灾区6个市州死亡畜禽1234万。专家介绍,随着气候转暖,动物尸体腐烂,容易造成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炭疽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专家认为,一般大灾过后,人畜共患病疫情(如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的发生几率也较高,灾区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农业部已派出动物疫病专家组赶赴灾区,同时调拨大量防疫物质,指导灾区及时、科学、有效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动物疫病防控的特点和难点,日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张洪让等认为应从五大方面做好动物疫病防控。

措施之一:死亡动物要及时无害化处理
专家说,畜禽粪便污水及动物尸体的处理尤为重要。由于死亡畜禽体内带有大量微生物,如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任其腐烂发臭,病菌会到处扩散,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人畜疫病流行。
专家表示,畜禽粪便、垫草、污水都必须全部进入沼气池或集中起来,密闭发酵42天后才可还田使用,饲养场的污水必须经沉淀3次,流出的清水才可排出灌溉农田;严格对病死畜禽采取“四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宰杀、不准转运。对病死动物尸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动物防疫人员应亲自动手或指导监督农民动手,无害化处理行为应坚决果断,干净彻底。禁止向水源、河流、路边等处随意丢弃畜禽尸体,避免因畜禽尸体处理不当而引发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流行。

措施之二:受灾地区应全面卫生大消毒
地震发生后,灾区连续几天出现降雨,部分河段因灾造成水位上涨,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水源等环境易受到污染。同时,土壤中的病菌容易被水冲出来,也会引发疾病。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保障人畜健康,必须对辖区内的所有畜禽养殖场、农户的畜禽圈舍、牲畜市场、农贸市场等进行反复多次的拉网式彻底消毒。要保证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