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屈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5:29:43
1942年,郭沫若面对黑暗的政治现实写下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

《屈原》作为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其主题则是富有战斗性的。因此抗战时期的现实,和屈原时代的历史有着惊人相似之处。这表现在:剧作中屈原坚持齐楚联盟团结抗秦,反对强秦妥协的精神,具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现实意义。屈原的诅咒黑暗、呼唤光明的“雷电颂”,更是喊出了国统区人民的心声,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应和效果。

起到了哗众取宠的作用,起到了把自己送进监狱的作用。

精神上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