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音乐有关的 成语或词语 及其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41:27
如梨园……
四面楚歌……

1.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
【拼音】yánɡ chūn bái xuě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释义】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结构】“阳春”和“白雪”构成并列结构。
【用法】常作主语、宾语,也作定语。
【示例】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浩气冲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2.下里巴人 ( xià lǐ bā rén )

解 释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乐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与"阳春白雪"对举

出 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用 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在是'阳春白雪'和'~'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3.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 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对牛弹琴:我想你因该知道!

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俞伯牙的人。他很擅长弹琴,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