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有哪些剧种,及说明下它的现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11:12
温州有哪些剧种,及说明下它的现状

1 永昆,温州昆曲是我国南方昆曲的一个流派,因流行在永嘉一带,又称“永昆”。它与苏州昆曲基本相似,但曲调稍紧,节奏教快,其道白多用温州方言。伴奏以笛为主,其曲调古朴、轻柔、缠绵动人,其抑扬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规定十分严格。其剧目有《琵琶记》、《雷峰塔》、《连环记》等,表演艺术上具有朴质、自然、明快等特点。

2 瓯剧,是流行于浙江南部,以温州为中心的地方戏。瓯剧是在民间土壤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明末清初,高腔、昆腔流行于浙南,乾嘉时,乱弹班开始盛行,班社均兼唱高腔、昆腔、乱弹腔。后又兼唱部分传自安徽的“徽调”,滩黄,时调。在长期的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剧种。因为它是一个以唱乱弹腔为主的剧种,故又叫“温州乱弹”。1959年改称“瓯剧”。
瓯剧的剧目,丰富多彩,反映题材宽广,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题材。如《三仙粮》中的翠央多次受难,《珍珠塔》中的陈翠娥和方卿历经波折,结果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类戏是群众最爱看的,俗称“家庭格”,贴近人们的实际,故有“有台上就有台下”之说。历史题材的戏,大都取材于三国、水浒等小说史料。通过尖锐的忠奸斗争,揭露封建暴政,歌颂古代英雄反侵略的正义行为,反映人们受国主义精神和反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情感。如《探五阳》中的王英大敌当前,愿弃私仇,报效国家。瓯剧中还有《黄金塔》、《雷峰塔》等流传民间的神话剧,反映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3 木偶戏,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之一,古代称之“傀儡戏”。木偶戏是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它“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吸引观众。木偶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可考的文字记载来考察,至少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了木偶的雏形。在唐宋时期,木偶戏有了更大的发展,虽然主要用途是为丧葬仪式服务的,不过已经有故事情节的表演。直至明清两代,木偶的发展更是波及各地,产生不同的分支流派。现今有木偶表演种类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铁枝木偶等。平阳县木偶戏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在平阳县民间流行。今天的平阳县木偶剧团前身就是“新民提线木偶剧团”,剧团长期活动在浙闽一带,颇有影响,是当代中国提线木偶最具代表和影响的剧团之一。近年来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改平面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