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宋夏合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8:07:21

1047年 ,宋夏交兵,宋败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三役,希望与夏议和。西夏虽获胜,但战争损耗及宋夏间榷场贸易停止,经济受损,民怨四起。经过反复的苦战李元昊一无所获,而和辽国关系日益恶化.夏景宗遂寻求与宋议和。北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宋夏双方达成和议。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从此以后,如双方边境之民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双方互相归还逃人;双方在本国领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宋岁赐绢十三万疋、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两国重开沿边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因和议发生在宋庆历年间,亦称庆历和议。(此后,李元昊又和辽国作战,获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最后李元昊残暴,好战的政策,荒淫无耻的生活,导致了内部矛盾恶化终于在一场内讧中被砍去鼻子,羞辱的死去得到了其应有的下场。)
宋夏和议后,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宋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夏得以对付辽,得以经济文化发展,如西夏本来没有瓷器,瓷器靠掠夺宋人来获得.宋夏庆历和议以后,西夏与汉族人民交往的同时学会了制瓷技术。西夏毅宗时期,西夏开始兴建瓷窑,开始生产自己的瓷器,发展制瓷业。双方维持有二十余年的和平相处。以后双方曾有过几次战争与和议,但和平时期超过对抗时期。所以说和议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交往和发展。

宋朝窝囊 打不过自己的蕃臣 没有办法 拿钱买和平 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交往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