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和电脑对话的软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4:16:34
我听高三的师兄说他们毕业考试中有一项考试是和电脑对话,我就很好奇到底那是怎样做到的。如果是用软件,那请问是用什么软件呢?怎样才能找到?有哪位有过此种经历的大哥大姐帮帮忙!!

人机对话是计算机的一种工作方式,即计算机操作员或用户与计算机之间,通过控制台或终端显示屏幕,以对话方式进行工作。操作员可用命令或命令过程告诉计算机执行某一任务。在对话过程中,计算机可能要求回答一些问题,给定某些参数或确定选择项。通过对话,人对计算机的工作给以引导或限定,监督任务的执行。该方式有利于将人的意图、判断和经验,纳入计算机工作过程,增强计算机应用的灵活性,也便于软件编写。与人机对话相对应的是批处理方式,它用一批作业控制卡,顺序完成逐个作业,在作业执行过程中,没有人的介入和人机对话功能。

关于人机对话分成三代的观念,最早是由亚略特公司的知名生物识别专家杨若冰提出来的,不过,他对这一理论并未进行深入探讨。本人在对生物识别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思考的时候,感觉到这一理论其实非常有价值,也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这里就不揣浅陋,就我的理解作了一些阐述,希望能得到各方专家的指点。 对“人机对话”一词,不同的机构和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比较极端的定义是:人与机器用自然语言进行交流,这就是人机对话。 这诚然也是人机对话的一种,甚至是第三代人机对话最核心的形式之一,但实际上人机交流的形式很多,例如键盘输入同样是人机对话的一种。所以我们的定义是:人与机器沟通的方式,就是人机对话。这里的机器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指计算机,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指具有一定计算机特征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PDA等。 按照这样的定义,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人机对话的说法。第一代人机对话指的是字符命令时代,即以DOS和UNIX为代表的字符操作时代;第二代指的是苹果OS和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出现后的图形操作时代。第一代人机对话时代,人机交流使用的语言全部是经过定义并有数量限制由字符集组成的被双方牢记的密码式语言,在此体系外的人基本不了解语言含义;第二代人机对话时代,则采用的是接近人类自然思维的“所见即所得”的图形式交流方式,可以说在交流的内容上已经非常接近人类的自然交流习惯(以类似人类书写形式的视觉交流为主),但其交流方式仍主要是通过按键(键盘、鼠标等)实现,而不是按照人类本来得交流方式进行。 第三代人机对话则完全与第一第二代人机对话方式不同,人机交流的内容主要是人习惯的自然交流语言,交流方式也是人习惯的自然语言交流方式(包括语音和手写等,甚至包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