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地方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是政策资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8:06:29
资金政策 和思想思路做对比 怎么能突出政策资金的优势
急待解决答案
准确的是政策和资金 但是也有说是思想思路是实现跨越的关键 那么政策和资金 与思想思路相比而言 优势又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以浦东地区的成功发展为例来说明问题:

  根据当时浦东所处的实际情况,上海市委市政府通过专家学者提出了三个先行和两个并举的开发战略,就是金融贸易先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高科技产业化先行。金融贸易先行就是一方面为浦东开发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尽管上海财政力量比较强,但是光靠上海推动浦东开发是力不从心的,所以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建设中央商务区,推动金融贸易产业的超前发展,使上海首先成为国内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上的金融和贸易中心。

  而开发开放十多年来,浦东的腾飞与中央的支持和全国的参与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实施正确的开发战略开发思路是分不开的,开发之前,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要在短时期内,在20年内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必须要推进超常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可见思想思路亦是重要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政策资金与之相比是有一定优势的呢?

  资金需求和供求出现矛盾的时候,解决的最好方案就是资金筹措机制的创新。那么浦东在这几年当中筹措资金大概有这么几条途径:由上海市政府统筹解决的资金,比如说南浦大桥,它的资金支持是靠亚行贷款,通过上海市政府通过国家同意之后向亚行贷款。浦东新增的财政收入这一块,中央不要,留给浦东,作为中央对浦东的支持。就把这一块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但到2000年底这个基金已经结束了,即从2001年起,浦东新增财政收入,该交中央的中央要全部拿走。银行信贷支持,就是中央银行批准各专业银行对浦东的特别支持。还有就是土地的批复收入,我们可以让土地空转,就是说,国家把开发区多少平方公里土地的使用权批给你作为国家对开发资金的注入,每亩地多少钱,作为成立的注册资金。开发商利用土地的价格自成的资金,向银行贷款,再进行动迁,进行土地滚动开发。还有就是发行建设债券,以及吸引民间投资。通过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外商的投资。另外我们正在研究投融资体制的问题,怎样改善政府财政投资的体制改革。总的来讲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注入,归根到底要靠融资体制的转型。

  总之,两者各有其优点,我的看法是应当择其优势,双向并行,力图创新思路,更快更好得发展。

政策资金是地方思想政策落实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