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明朝以前女子的见面礼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6:37:39
是道万福礼吗?电视剧《三国演义》里众女子行的礼是万福礼吗?

对 汉朝是万福礼 我记着易中天老师在他的品三国中还作过这个动作

清朝的时候是半蹲然后摔手绢 哈哈 满洲人礼仪多的很啊

清以前 一般都是行肃拜。

还有我认为你对万福礼的认识有点错误 一般古代女子行礼都叫万福礼
换句话说,也就是万福礼有好几种的行礼方法,并且也沿用了很长时间。

《崔莺莺夜听琴》第三折,张珙见红娘,称“拜揖小娘子”,红娘唱“则见他叉手忙将礼数迎,我这里‘万福,先生!’”
-----这说明至少元代时女子行的是“万福”礼。

三国演义里的没注意,搞不清楚

补充:
自唐迄宋,由于汉人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俗,引起礼节上的变化。一般是行揖礼,连带有叉手和唱喏。《事林广记》卷4有《叉手法》和《祗揖法》,“凡揖人时,则稍阔其足,其立则稳。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威仪方美观。揖时亦须直其膝,不得曲了,当低其头,使手至膝畔,又不得入膝内。喏毕,则手随时起,而叉於胸前。揖时须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谓之鲜礼。揖尊位,则手过膝下,喏毕,亦以手随时起,叉手于胸前也”。“叉手,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不得着胸,须令稍离”。唱喏无非是致敬语,《夷坚支丁》卷5《李晋仁喏样》说李佑为县令,参拜磁州知州,“初上谒,鞠躬,厉声作揖。守惊顾,为之退却”,“明日再至,但俯首拱敬,而不启齿”,知州“大怒”,他最后向知州具状说:“高来不可,低来不可,伏乞降到喏样一个,以凭遵禀施行。”成为当时的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