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喜欢王小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5:07:04
并说为什么

我喜欢王小波,觉得他的《黄金时代》容易看懂一点点,他写的东西表面上比较“荒淫”,但却非常深刻,也有对政治制度的不满,写得很含蓄,所以开始大陆是不准发行的,但在台湾很受欢迎,总之,喜欢他的个性,对他的逝世感到很遗憾

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为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出版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纪念、评论集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一个严肃作家在死后两年时间里,如此地被人们阅读、关注、讨论,应该说是十分罕见的,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它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王小波为许许多多的人们深深地喜爱着

作家简介:
? ? 他被称为“文坛外的高手”,写小说写杂文,写的是非常中国的内容,但最先受到的却是海外学界的认同。幽默亦带调侃的语言、灼灼的思想与个性,也许这一切,恰恰是国内“文坛”排斥这个人的理由。怪异或者平常的是,他的死亡成就了他在中国的文名,一时间他的文集洛阳纸贵,他的作品也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这一切,不知他在天有知,是会报以微笑或苦笑。

? ? 喜欢他的作品,从很久以前起,那时他还在生,一本封面金黄色的《黄金时代》单行本,使我惊诧竟有这样一位并无名气却如此不凡的大陆作家,从此留了意。当然,看到他更多作品的时间是到了他去世之后,喜欢他的杂文更甚于小说:他的魅力在于特立独行的思想,而其杂文因之而光彩炫烂。王小波是个有趣的人,他的文章也是有趣的文章,至于如何有趣,就要读者自己去领略了。(宇慧撰写)

王小波简历:

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

1968~1970年云南农场知青。

1971~1972年山东牟平插队;后作民办教师。

1972~1973年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

1974~1978年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

1978~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

1982~1984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