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我们的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4:56:16
我个人比较喜欢历史,我是个学生,我觉得现在似乎越来越少的人了解了,三国演义和水浒那段历史还比较好,因为写成小说了,也是名著,像其他朝代的一些人物,事迹知道的越来越少了,我问一下,以后这些东西有用吗?就是对历史的了解

1,现在搞市场经济,一切都要拿到市场上来检验,有市场的大家就说是好东西,反之就是差的。历史不能赚钱,似乎很没用,大家都很鄙视。有的甚至还是知识分子,都曾经说,历史即使学到博士又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应该这么看,在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不发达,人的价值观不是拜金的,是拜学问的,拜士人也就是读书人的,是拜官的---古代的官大都是读书人出身,当然也有接老爸班的,那也是识字人出身。而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虽然也很发达,但不上台面,科举不考,被视为奇技淫巧,读书人不屑于搞,读书人所热衷的、科举考的,是社会科学,是文学、历史、哲学,科举考试一篇文章,这些都囊括进去了。所以在古代,直至科举废除的1905年,历史学都是显学,都很牛,都是读书人赖以求功名的必备学科,是基本修养。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看中物质或能带来物质的学问,历史自然不讨人喜欢。但存在即合理,牛了几千年的历史学不会因为市场经济的几十年时间就被证明是垃圾。等现代化完成,进入后现代阶段了,历史学等精神文明会重新得到重视。仓廪实而知礼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说人的安全、物质需求满足后便会寻求精神享受---如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历史学就很兴旺。
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文学范畴的东西,不是历史。历史是严肃的实证科学,不是故事会。历史研究的基本模式是通过考证史料来复原历史真相,通过组织史料来证明某个历史论断,是需要你拿出观点、好的材料、逻辑组织能力来成文,不是讲评书、写小说,那是古代文学,不是历史。比如水浒传,小说写得很精彩,很丰满,但历史上真正关于宋江的史料非常少,而且仅记载说主要头领就36人,没那72位。宋江是在今连云港一带被当地官员伏击抓获的。这些都和小说写得很不一样吧。三国真正的历史记载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三国演义同样是小说,是虚构的,里边有很多不合于真实历史历史的东西,比如里边提到一个地名南徐州,搞历史地理的人都知道这个南徐州是东晋时才出现的,三国时根本没有。
3,历史有没有用,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在历史学界也有争论---历史到底该刻意去有用,去迎合现实以免被这个时代抛弃吗。回答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学问就是学问,做学问时你只需要关心你做的学问本身即可,有用无用不必考虑,那不是历史科学的范畴,有的学者则主张治史是为了给当今和将来提供借鉴,是要反映规律,预见未来。所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