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时期哪个皇帝铸造的铜钱?附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6:21:01

论形制,当是西汉五铢中的上林三官五铢,为汉武帝时期所发行。

五铢钱
隋代货币。隋代铸币技术提高,已由范铸改为母钱翻砂铸钱。隋初钱币混乱,当时关东通行北齐的常平钱,关中流通北周时期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钱。这些钱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质地低劣,影响了商贸经济。隋建国后沿用汉制,铸新五铢钱。五铢钱发行后,从关外来的钱都须与它勘样,相似者允许入关流通,其余销毁。这项政策促进了,商业发展。

这不是五铢钱吗?
西汉武帝时首制,此后通用700多年至唐废用。

小时候看的 是英文片

五铢钱

中国古铜币。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 ,“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书·武帝纪》)。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郭 ,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 ,可保钱文不受磨损,钱重五铢(约3.33克),铸有篆字“五铢”二字。汉初允许私铸 ,“钱益多而轻” ,币制混乱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采用桑弘羊建议,铸币权收归中央,令郡国销毁旧钱,由上林苑的钟官、辨铜令、技巧令(一说为均输)三官统一督造,故又称上林钱、三官钱。五铢钱轻重适宜,量足成色好,利于流通和长久使用 。此后至隋 700 多年间 ,各代均有铸造,但形状大小不尽相同。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改铸开元通宝,但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钱币界称该钱为“长寿钱”。

名 称: 五铢钱
制造年代: 隋
材 料: 铜
规 格: 直径2.3~2.5厘米
收 藏 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介 绍

隋代货币。隋代铸币技术提高,已由范铸改为母钱翻砂铸钱。隋初钱币混乱,当时关东通行北齐的常平钱,关中流通北周时期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钱。这些钱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质地低劣,影响了商贸经济。隋建国后沿用汉制,铸新五铢钱。五铢钱发行后,从关外来的钱都须与它勘样,相似者允许入关流通,其余销毁。这项政策促进了,商业发展。图示四枚隋五铢有较宽外部,内部边缘中,只有右侧“五”字直划形成一内部线。钱文“五铢”两字瘦长工整,笔划略显粗壮,但仍不失精良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