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翰”是个什么样子的情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45:56

烟波:云、雾、气笼罩着的水面。浩淼:又做“浩渺”,水面辽阔。烟波浩淼:烟雾笼罩在一望无际的水面上。
这种意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成语典故,烟波浩翰
民间俗语是汉语的一大源泉,历代典籍文献中的成语典故则是汉语的另一肥沃土壤。
中国文化历史极其悠久,而我们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极为热爱和重视历史的民族,且经、史、子、集,浩如烟海,说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宝藏,一点也不过分。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可以用毕生时间尽览中国古代著述的,它实在太过丰富了。
一面是民间俗语,一面是经典文献,好似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这两个方面的事情办得好时,汉语的发达与辉煌虽不至于立马可成,但必然指日可待。
典籍多,不能尽读,虽不能尽读,又不能不读。不读典籍,仿佛现代人没坐过飞机、火车、汽车,只骑过牛、马、驴。这里举三种书,随引随评,说些感想。
一种是明代儿童启蒙书《龙文鞭影》。先不说别的,对“龙文鞭影”一词,现代人能一见而明的不算太多。我曾请教过几位大学学历(非文学专业)的青年朋友,知者甚少,唯一一个听说过的也只知道那是一本古代的儿童读物。
《龙文鞭影》主要介绍古代的人物典故与奇闻逸事。它的语言特色在于,四字一句,每两句一押韵,读之琅琅上口,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收录各类故事约1150则,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许多掌故与传记,没有多大意义,但确有不少内容,即今读之,亦觉津津有味,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如果我们希望它发挥影响的话—— 是有价值的。而且,遍观中国大陆现行的语文教材,若以其可读性、音韵性和趣味性而言,还没有一本超过它的。
这里介绍其中的几则故事。
一则出自上卷“九佳”,其文曰:
敬之说好,郭讷言佳。
所谓敬之说好,说的是唐代杨敬之的一个典故。且说唐人项斯为人雅正,而且擅长作诗。这杨敬之便赠诗给他说:
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胜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项斯诗好,他的人更好,因为他最喜欢为他人扬善。要知道能为他人扬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看来,我们中国人的一大痼疾,是喜欢议论人、传小话,且越是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