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靡靡之音的一个 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7 14:04:03
古代好像有一个诸侯宴客 后来他的一个大臣起来说弹奏的是 靡靡之音
把故事发上来
哪个高人知道就发出来
不要再发成语典故了
不是这个

纣王的宠妃妲己喜欢歌舞,纣王就马上命令他的乐师师延作了《北鄙之音》和《北里之舞》。《北鄙之音》全是汇集民间萎靡、颓废的音调写成,《北里之舞》乃集中中原和东夷等少数民族中柔弱、淫荡的舞姿而成。这些靡靡之乐,纣王和妲己非常喜欢,常常通宵达旦歌舞游乐。后来,殷纣王被周武王消灭,师延知道自己所作的这些靡靡之乐有误国之罪,害怕周武王惩处他,就偷偷逃出殷都,最濮水边抱琴投水自杀。

  六百多年后的春秋末,晋平公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在都城郊外建造了一座豪华宫殿。落成后,许多诸侯都来参观祝贺,卫灵公也备了厚礼前往晋国。一行人途中来到濮水边,天色已晚,传来一阵阴柔的琴声,非常迷人,就马上让随行的乐师一边细听一边记谱。乐师将乐谱记完后,卫灵公又让他完整地弹奏了一遍,果然不错。

  到晋国后,晋平公在宫殿内设宴款待卫灵公。席间,卫灵公对晋平公说,途中得到一首新曲,愿让乐师演奏助兴,晋平公自然高兴。于是卫国乐师上殿,弹奏起在濮水边记录下来的琴曲。一曲未了,主宾及朝臣正沉浸在阴柔动听的琴声中,晋国乐师师旷突然大声制止,说这是亡国之音。于是师旷便将殷纣王沉湎师延的靡靡之乐,不理朝政,最后被灭,师延也自杀的历史讲出来,并告诉晋平公,刚才听到的曲子就是自尽的师延所作的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从“靡靡之乐”来,原指柔弱、萎靡不振的亡国音乐,现一般指颓废、黄色、低级趣味的音乐。

成语典故: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成语典故: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例句: 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闻一多《时代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