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心武的散文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22:50:54
最少500字,其中一篇散文的读后感

读《红楼望月》后感

合上那本看得人心累的《红楼望月》,我紧闭双目,静静聆听耳边缓缓想起的歌声: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梦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这是前阵子被大家猛批的大片《满城尽戴黄金甲》的片尾曲,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放在一起回味,一丝难掩的悲凉从心底涌上……
总的来说,我还是很钦佩 刘心武先生的,《红楼望月》也的确是值得一读的红学评论。在看了前半部分书页之时,我不时的额头冒汗,似乎自己早些年读的三五遍通行本红楼梦是彻底的白读了。书中任何一句看似不经意的描述一个看似不相干的用词在刘心武先生的眼里都可能是伏笔暗线,先生出人意料的推论让我不禁惊诧却又不由得频频点头心里暗暗折服。尤其是他在书中第一页就提出的“月喻太子”之说,而且就此他不厌其烦的说道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有“双悬日月照乾坤”的词令中“日”喻皇帝“月”喻太子和第一回里贾雨村那句看似志向及其高远的咏月诗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众抬头看”实际影射雍正薨后弘皙“众望所归”的政治形势。毫不夸张的说,当时我是大吃一惊。这样的日月推断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第一次接触,可是刘心武先生分析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在叹服之后,唯有越发虚心越发虔诚的学习他的观点了.我欣赏刘心武先生的有关“月喻太子”之说,很喜欢他以小说体裁所写的三钗之死,那心思缜密的情节铺设,刻画到位的人物心理……从早年的著名的《班主任》到获矛盾文学奖的《钟鼓楼》,小说散文里的感觉才是我认识的刘心武先生。
如果说读周汝昌老先生的《红楼解梦》如同吃杂烩一样,看似热闹却很少有让人记住细嚼慢咽的细致分析的话,那么刘心武先生的这本《红楼望月》恰似杨过学着公孙绿萼吃情花瓣,对我等门外野人来说,入口虽香甜,下咽却苦涩万分,恨不得一吐为快。曹雪芹在写《红楼梦》之时,迫于政治因素,他可能甚至是必须有伏笔有暗线有隐藏,也一定是与当时的社会气氛政治气氛分不开,可是,一部红楼梦,有刘心武先生说得这么政治么?我百思不得其解。在《红楼望月》的第74页可人曲里面,刘心武先生开首就写“蒋玉菡情赠茜香罗”里,冯紫英家里与宝玉几人唱曲时,冯紫英唱“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精灵,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你全不听,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刘心武先生把冯紫英说是“逢知音”的谐音似乎有点牵强附会,但念及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