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不吃味精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3:31:08
刚在知道回答中看到有人说西方人不吃味精!我不相信,你们说呢?

1908年,一位名叫池田菊苗的日本东京大学化学教授在喝了妻子做的海带汤后突发奇想,试图找出这个汤如此鲜美的原因。半年后,他从10公斤海带中提取出0.2克谷氨酸钠,只要在汤里放一点点这玩意儿,立刻就能增加汤的鲜味。池田菊苗和商人铃木三郎合作,改进了制造方法,开始批量生产谷氨酸钠,并为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味の素。

  1923年,一位名叫吴蕴初的中国人发明了生产谷氨酸钠的水解法。他在上海创立了天厨味精厂,推出了“佛手牌”味精。从此,味精进入了中国人的厨房,并随着中餐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中华饮食文化永久联系在了一起。

  1968年,一位名叫Ho Man Kwok的美籍华人医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短文,用文学口吻描述了自己去中餐馆吃饭后突然出现的四肢发麻、悸动、浑身无力等症状,他猜测说这可能是由于中餐里添加了味精(MSG)所致。这篇短文是用读者来信的形式发表的,并没有依照严格的论文格式。没想到这个消息一经媒体放大后在西方民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新病——“味精综合症”就这样诞生了。

  消息传到日本后,日本最大的味精生产厂——味の素公司马上宣布,味精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味精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中餐馆用的味精量太大了。于是,“味精综合症”又有了一个新说法——“中餐馆综合症”(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虽然缺乏过硬的证据,“中餐馆综合症”这个名字仍然在欧美民间流传甚广,给当地中餐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老板们不得不纷纷贴出广告,声称自己做菜绝不添加味精。不少食客在去中餐馆吃饭时也会特意提出要求,不让厨师放味精。

  对味精的恐惧很快就蔓延到整个食品加工业。当时“天然食品”这个概念刚刚出现,味精看上去像是一种工业产品,不符合“天然食品”的要求。于是很多食品包装袋上纷纷印上“绝对不含味精”的字样,希望消费者放心。可是,很快就有营养学家指出,食品中添加的动植物高汤中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大部分肉类和豆腐制品中也都含有谷氨酸钠,和味精没有本质区别。

  “味精和这些天然添加剂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含有谷氨酸钠。”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生化学家尼鲁帕·查奥哈利博士(Nirupa Chaudhari)认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