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观通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1:47:36

观通站即观察通信站的简称,是为了对海上和空中目标进行观察和进行通信和转信的站台。观通站一般建在海边比较高而孤立的山头与海上岛屿上。

中国海军第一个高山观通站

上个世纪50年代,国民党海军倚仗美国海军的庇护,明目张胆地在台湾海峡横冲直撞,无所顾忌地派舰船袭扰大陆沿海,甚至登上前沿岛屿。为了保卫祖国领海、领空安全,东

海舰队观通部队在解放一江山、上下大陈岛战斗后,开始逐步转移到福建。如今被誉为“东海第一哨”的海军第一座高山观通站就在这个时候建成。

据时任海军某基地雷达参谋的张家骏老人回忆:1958年前,福建沿海只有几个观通站,据说是按前苏联的经验,只能建在沿海的低矮山上,因而雷达的观察距离很近,不能满足保障作战指挥,特别是炮击金门的作战需求。然而,当时敌舰进出金门岛几乎都停泊在料罗湾,雷达刚发现不久就消失在背后的雷达盲区中,雷达和视觉都无法看清。他们大胆突破观通站建站高度不宜超过150米的洋教条的束缚,对沿海的对海警戒雷达部署进行合理调整,选建更为理想的雷达阵地。

1958年夏季的一个下午,张家骏与舰队的一名工程师,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一位老乡带路,登上了闽南的一座海拔500多米的高山。极目眺望,金门岛变小了,近了。蓝色的海面,低矮的群山,一切景色尽收眼底,他们迅速地勾画出一幅新观通站的草图,当夜赶回到指挥所,向基地领导报告。

第二天,人员和器材上山,用了两天时间,把雷达搬运至山顶,并迅速架设完毕,完成了建站任务,被命名为“525”观通站。

1958年初秋,炮击金门最为激烈,每天要消耗一列车炮弹。福州军区决定炮击时由海军“525”观通站提供保障。这个高山观通站将雷达发布的射击目标坐标数据传给临近的陆军炮群,有效地提高了命中率。

在“525”高山观通站发挥巨大作用的启发下,福建前线高山观通站相继建立。截止到1962年,完成了10多个高山观通站的建设。这些站在以后的“8·6”海战、“崇武以东海战”及反小股作战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