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近代和当代历史简单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5:06:42
1.概括建国初我国经济情况,说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联系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发展一个典型事例,说明家乡经济变化主要原因
3.香港回归有什么意义?当你看到香港回归有什么感想?
4.深圳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如果你在深圳,说出你生活中最大的变化
(注意:每个问不要超过100个字,如果能概括,越少越好)

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李海峰我国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已具备了相当可观的规模,但要想使其在将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我们还必须在理论上和思想上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建国以前,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
2·就人均GDP而言,毋庸赘言,根本原因便是我国政府坚持改革,扩大开放。
3·香港回归充分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它解决了我国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为国际社会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新思路—— 一国两制。
4.兄弟我是四川人。

因为要做的事情总是那么多,也许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旧存在,也许未来的美好是因为自己的奉献

1:LZ所说的建国初期经济状况可分三大阶段来分析:
首先是1949年建国后到1956年的过渡时期,期间国名经济状况是“平稳增长”。首先是刚建国初,政府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与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正确措施,保护了人民财产、阻止了通货膨胀的恶化、缓和了经济局势,同时政府的温和调整政策又减少了民族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政府的矛盾,保证了生产的稳步前进;接着1950年的“土改”解放了农村劳动力,50年10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51年的“三反”运动与国民党残余势力的进一步削弱又在国内外营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53年的“一五计划”实施与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搭建了舞台与指明了方向。但国家由于常年战乱,技术设备和人才的短缺也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是“平稳增长。”
然后是1957年到1964年的十年建设时期,此时经济状况可概括为“总体成绩上升,局部问题严重。”此时的经济接着此前的良好开头,总体仍平稳发展着,鞍钢、一汽等厂的建造建立的国家初步工业体系,武汉长江大桥、宝成线等交通枢纽的建设连通了全国各地,促进了生产,64年的原子弹爆破体现了我国核科学的突破与为国家巩固了国际上的稳定发展环境,也有了“核威慑”。但八大的胜利召开,虽明确了国家的主要矛盾与进行了反右倾整风运动,同时也拉开了反右倾的扩大化与“大跃进”、“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