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中世纪战国人取桥合战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3:12:57
别骂我,只是问问而已,不是汉奸
想了解一下,包括之前的屠杀,和人取桥事件
谢谢

伊达政宗与人取桥会战

天正13年(1585),继任家督不久的伊达政宗命令陆奥的各大名前来参见,其实就是要他们归顺自己,陆奥各当主人心惶惶。天正13年5月,伊达政宗出兵佯攻芦名家,九月间突然回师直捣大内定纲的领内,芦名家和附近的豪族田山氏联军前来援救大内领,这场大战以伊达家的胜利而告终。然而胜利后的伊达政宗下令将城中兵卒连同男女妇孺约八百余口全部屠杀,甚至连牛马牲口也未幸免。时年十九岁的伊达政宗没有想到,这场战役成为了人取桥会战的前哨战。

大内定纲败亡后使得曾经派遣援军的二本松城城主田山义继惶惶不可终日,二本松城位于阿武隈川对岸,由河上的人取桥通往伊达领内。义继起先拜托了政宗的叔父伊达实元(伊达成实之父),希望能够与伊达氏保持和睦,但是政宗表示除了无条件献出全部所领五个村庄并交出妻儿为人质外没有其他和睦的可能。因为曾有恩于政宗的父亲伊达辉宗,义继又亲赴辉宗居城小松城泣涕哀告,声称领内家臣生活所需全部仰赖五个村庄的租税,希望能减半处罚,辉宗欣然应允为他说情,但是义继突然发难将辉宗擒为人质。天正13年(1585)11月伊达政宗在高田野闻讯后,率众抄小路疾奔二本松城。双方在人取桥对峙,政宗为了伊达家,毅然向铁炮手发令——开枪射击,田山义继和伊达辉宗双双死于枪林弹雨之中。这就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著名的“人取桥事件”。

父亲的七日祭后,伊达政宗即不顾天气骤寒而举兵发动了讨伐二本松城的复仇战,田山家此时也拥立了田山义继的幼子国王丸为主君,攻防两方都怀着刻骨的杀父之仇进行殊死厮杀,田山家的抵抗能力大大超出了政宗原先预期,天气突降大雪又使得军队行动非常困难,不得不暂时移兵高田野布阵休整。此时佐竹和芦名两大名为首的陆奥地方诸豪族联军约二万五千人前来救援二本松城,伊达军不过八千余众,众寡悬殊的两军沿阿武隈川沿岸布阵展开了人取桥会战。人取桥的 名字由来是因为该桥桥面非常狭窄几乎仅可容一人通过,伊达军依托着地形与猛烈攻击的联军展开了血战,联军很快就凭借着兵力的优势占据了主动,当时甚至连政宗本人也奋力挥舞着十文字长枪在前线作战,主将连续身中铳弹五发也面不改色的勇猛鼓舞着处于下风伊达军士气始终没有崩溃。然而局势还是逐步向彻底溃败发展,七十三岁的谱代老臣鬼庭左月良直身披着两层铁铠率领族人六十余众杀入敌阵,联军竟然一时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