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关于清朝的后妃制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8:01:01
我想问一下,清朝的后妃制度有“侧妃,顺仪 ,顺容 ,顺华 ,修仪 ,修容 ,修华 ,充仪 ,充容,充华”这些等级吗?我在很多的百度的回答里看到的。

清朝的后妃制度与其他各朝略有不同,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所以也就没有皇后、妃子的称呼。到了皇太极时有了后妃之别,顺治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但没有顺仪 ,顺容 ,顺华 ,修仪 ,修容 ,修华 ,充仪 ,充容,充华,但侧妃这一称呼是有的,像皇太极侧妃叶赫纳喇氏、太祖侧妃(孝慈妹、雍正侧妃年氏敦肃皇贵妃。

清朝后妃制度

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称“福晋”或“格格”。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

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下面是清朝12帝后妃数:
帝王 努尔哈赤 皇太极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
皇后 1 2 4 4 2 3 2 4 3 1 1 1(有争议)
妃子 15 13 15 36 7 26 12 16 13 4 2 1(有争议)

清朝12帝的后妃数目都不相同。这说明制度虽然有,但没认真实行。

选择后妃的步骤

第一步是选秀女。
每3年由户部主持选阅驻防八旗和外任旗员之女。吴振《养吉斋丛录》卷二十五叙述了挑选八旗秀女的做法:
旧制,挑选秀女,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