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天皇在大名割据时期没被有实力的大名取而代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0:14:25
日本战国时代,有的大名已经有一手遮天的实力。为何他们只出任将军,关白,太政大臣等官职而不废掉天皇自立。

日本人是信神道教的 天皇的权利是神道教的神赋予的 是神的后代

所以他们不敢动天皇 当时的人很信那的

任何一个大名的实力和影响力都不占绝对优势,所以只能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

他有他的影响力!可以利用他的权利!

就象英国的皇室最终没有被完全倾覆一样,天皇他可以完全没有实权,但是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他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而在百姓的心中天皇可以有巩固民心的作用.在其他政权取而代之是往往可以取道避免战乱的作用.因此天皇就别保存了下来.

当时的“公家”只是一个精神偶像(有点像教皇),实际权力掌握在“武家”手中
公武之间的关系很默契,类似于“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过“镰仓”“室町”两代幕府近400年的统治
“天皇为神,神不理俗务”这种观点在武士阶层中已经根深蒂固。

而日本的官职很古怪,介于职衔和爵位之间,是可以世袭的!

试问哪位大名还会去冒着不可知的风险,妄图废天皇而自立,去做一个精神偶像呢?
自然,可以世袭的“征夷大将军”(实在搞不明白,日本自己就是夷,还弄个征夷大将军,难道当时还有比日本更“夷”的夷吗?)就成为所有武人、大名的最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