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3:42:04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表现形式:
①自我认识,先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然后知道自己的名字。对“我”字的掌握;。
②自我情感体验,包括自尊,自信,自我价值感,成功感,自我效能感等等,比如3岁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自信,常要求自己独立干一些事情。
③自我控制与调节 。
④自我管理 。
2、社会认知的发展
表现形式:
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社会环境和现象的认知,对性别角色、行为方式的认知,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3、社会行为的发展
表现形式:
亲社会行为,包括帮助、合作、共享、谦让等行为。
攻击性行为,包括言语和身体侵犯。
社会退缩行为,撒谎行为,嬉戏行为,告状行为等等 。
这些社会行为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4、 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表现形式:
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对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独立克服困难、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等 。
5、 社会情绪情感的发展
表现形式:
依恋感,同情心,责任感,羞愧感以及各种情绪的表达和控制。各种情绪包括高兴、生气、伤心等。
6、 道德品质的发展
表现形式:
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

(1)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2)小学儿童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 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3)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