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断织中孟母认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3:15:02

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huo
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孟子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母断织
开放分类: 文言文

<IMG style="FLOAT: right" class=editorImg title=孟母断织 src="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b5ce925498a3830a3a2935c7.jpg">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学而归,孟母方绩②,问曰:“学何所至矣?”
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
曰:“子④之废学,若我断斯⑤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
是以⑥居则⑦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
于祸患也。……”孟子惧,旦⑧夕⑨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
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⑩矣。——选自《列女传》

【注释】
①既:已经。
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③以刀:用刀。
④子:古代指你。
⑤斯:这。
⑥是以:因此。
⑦则:就。
⑧旦:早晨。
⑨夕:泛指晚上。
⑩道:法则、方法。

【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